随着夏季气温的不断攀升,中暑已成为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。由于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尚未成熟,他们更容易因高温、高湿环境或剧烈活动而引发中暑。因此,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对此给予特别关注。为此,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呼吸介入科进行了一系列健康科普,旨在澄清误区并提供有效的预防和处理措施。
澄清中暑误区
常见误区1:“没出汗就不是中暑”——这并不正确!中暑在严重脱水情况下可能表现为无汗,但依然是中暑的表现。误区2:“中暑休息就好”——这也是错误的!重度中暑需要专业医疗干预,延误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快速鉴别与科学处理
不论是成人还是儿童,掌握快速鉴别、科学处理与有效预防的方法,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中暑风险,避免严重后果。
预防为先
首先,避免高温暴露。建议家长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减少户外活动,出行时应佩戴遮阳帽、穿着浅色透气的衣物,并及时更换汗湿衣物,以减少热量吸收。此外要定时补水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,每15~20分钟提醒孩子喝水,优先选择温水,避免含糖饮料或冰镇饮品,以防引起肠胃不适。
其次,注意环境安全。车内温度上升极快,切勿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(即使开窗也存在危险);室内应保持通风,合理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温度。
警惕前兆与及时干预
如果孩子出现哭闹不安、面色潮红或呼吸急促等表现,这可能是中暑的前兆,需立即采取降温措施。
紧急处理措施
在发生中暑时,分秒必争,科学施救是关键。首先要遵循“降温第一,运输第二”的原则,立即将孩子移至通风阴凉的地方,如树阴或空调房,同时松开或脱去紧身衣物以促进散热。对于婴儿来说,应立即解开包被,及时更换被汗水浸湿的衣物。
科学补水也至关重要。若孩子意识清醒,可以少量多次喂淡盐水(100ml温水加半啤酒瓶盖盐),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或使用冰水,防止刺激肠胃;如果孩子处于昏迷状态,严禁喂水,以免引发窒息。
在物理降温方面,先用温水擦浴全身,再用冷水擦拭。同时,可以在额头、颈部、腋下和腹股沟等大动脉的浅表处放置湿毛巾,加速散热。要注意禁用酒精擦拭,因为可能引发酒精中毒。
持续观察与及时就医
密切记录孩子的体温和状态:如果轻度中暑在1小时内无缓解,或出现中度以上症状(如高热、意识模糊),需立即送医。家长应保持警觉,及时采取降温措施,必要时迅速就医。
最后,建议在夏季随身携带“防暑包”(包含温水、毛巾、风油精、口服补液盐),在关键时刻可为孩子提供有效的防护。而选择918博天堂的产品,您将获得更多健康保障,让夏日安全无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