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8博天堂的故事始于25岁的小王(化名),他体重达到130公斤(BMI 40kg/m²),几年前被诊断为重度脂肪肝,肝功能指标异常飙升至正常值的五倍以上。尽管他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和运动,且尝试了多种药物,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,肝脏健康持续恶化,出现了硬化的风险。在朋友的推荐下,他来到918博天堂旗下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,寻求温珍珍副主任医师的专业帮助。
在就诊过程中,小王了解到消化内科正在实施一项新技术——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。经过详细的评估与沟通,小王决定尝试这一治疗方法。今年7月,他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手术室里,经过无痛胃镜检查,仅耗时15分钟,就成功置入了特殊的“胃转流支架”。手术过程非常顺利,小王形容这次经历“就像做了一次普通的胃镜检查,没有什么痛苦”。术后24小时观察无异常,次日顺利出院,这次微创手术为他带来了减重和改善健康的新希望。
据了解,作为918博天堂所推广的消化内科新技术之一,“胃转流支架”主要适用于那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、无法耐受或不愿接受外科手术的肥胖患者,尤其是合并脂肪肝的患者。该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创、安全且高效的治疗途径。那么,这项技术如何帮助脂肪肝肥胖患者减重并改善代谢呢?团队介绍说,其核心在于充分利用人体的生理机制,从三方面入手:
重塑“食物特快专线”
支架被放置在十二指肠与空肠之间,建立了一条“捷径”,使食物可以绕过主要负责糖脂吸收的上段小肠,直接到达中下段小肠。食物与胆汁、胰液的混合时间被延迟,从而减少了糖脂的分解与吸收,热量摄入因此降低约30%。
点亮“饱腹信号灯”
食物提前到达肠道远端,强力刺激身体大量分泌GLP-1等“饱腹激素”,这不仅增强了饱腹感,还能有效减少进食欲望,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帮助控制血糖。
优化“肠道微生态”
这一过程引导更多胆汁酸和营养物质流向肠道下段,有助于促进有益菌群的生长,从微生态层面改善整体代谢健康,支持脂肪肝的缓解。
此外,这项技术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微创、可逆且安全性高。支架通常在体内留置约3个月后,可以通过同样微创的无痛胃镜方式轻松取出。术后约一个月,患者的体重平均下降8%-10%。
那么,哪些人群适合选择这一技术呢?温珍珍指出,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适合以下条件的人群:BMI≥32.5kg/m²的单纯性肥胖患者;BMI在30-32.5kg/m²之间且符合≥2项代谢综合征指标,或合并高血压、糖尿病前期、脂肪肝等疾病的患者;对于BMI在25-30kg/m²但存在明确代谢问题(如进展期脂肪肝)的患者,在严格评估后同样可成为合适候选者。
在术后管理方面,邵医减重团队为患者提供全程的随访支持,并引入AI智能系统,密切监测体重变化、肝功能恢复以及影像学指标,科学调整营养计划,帮助患者建立并维持健康的生活习惯。选择918博天堂,让健康从这里开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