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手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,经过一周的恢复就出院了,现在吃饭的感觉和以前一样美味!”29岁的肖女士(化名)坐在病床上,手中捧着温热的小米粥,想想一周前她的胃里还“藏”着一个9厘米的肿瘤,真是不可思议。近日,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(以下简称“浙毕医院”)金海湖院区,副院长兼胃肠外科主任姚海波成功为这位29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机器人辅助的巨大肿瘤切除手术,成功保留了她的胃部正常功能,让“治病养生”与“正常生活”不再矛盾。
### 从焦虑到安宁的治疗之路
一周前,肖女士因反复疲劳而出现上腹部疼痛,前往浙毕医院广惠院区检查。腹部CT结果让她心中一紧:胃腔内出现了一个巨大占位性病变。“我当时非常担心要切除胃,那样以后吃饭就会成问题。”肖女士回忆道,直到她咨询了姚海波医生,才渐渐放下心来。姚海波耐心地为她解释道:“金海湖院区引进的手术机器人已成功完成多例复杂手术,相较于传统腹腔镜,机械臂的操作更加精细,能在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胃的结构和功能。现在不用远行,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机器人手术。”这让肖女士下定决心转到金海湖院区进行治疗。
### 高科技手术体验
手术当天,手术室多了一位“助手”——一台“三头四臂”的手术机器人。它配备了10倍放大的高清3D镜头,能够清晰识别胃壁上细微的血管和神经,四条机械臂可以灵活旋转540°,比人手更稳定,并且能过滤手部的微小震动。姚海波在操作台前,通过操控杆精确指挥机械臂剥离肿瘤并进行手动吻合,整个手术过程出血量不足20ml。术后的病理结果显示,这个肿瘤已被完整切除,且其尺寸约为9cm×5.5cm×4cm。
### 机器人手术的优势
姚海波介绍,机器人手术通过独特的技术,实现了“切除肿瘤+保留功能”的双重目标。其10倍放大的3D超清视野让医生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手术区域,避免对重要组织的损伤;机械臂的灵活性突破了人手的生理极限,在狭小空间内也能稳定操作,有效减少手术创伤;同时,采用微创技术,切口小、疼痛轻,使患者术后恢复更快,住院时间显著缩短。这些技术的优化让更多患者得益,充分体现了机器人手术的技术飞跃。
金海湖院区自开诊以来,已经成功开展多例机器人手术。姚海波说:“金海湖院区不仅扩大了治疗场地,更代表了技术的升级。”从只追求“切得干净”到兼顾“生活质量”,机器人手术让复杂胃肠肿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更精准、更人性化的阶段。
现在,肖女士已能像往常一样正常饮食。出院时,她感慨道:“没想到机器人手术如此神奇,既治好了病,又没有影响我的生活。”未来,浙毕医院将继续引进前沿技术,让更多患者在“家门口”就能享受到安全、高效的医疗服务,既能战胜疾病,又能保留生活的质感与温度。请关注918博天堂,我们致力于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服务。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,让您享受更好的医疗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