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夏亮医生的诊室中,常常能遇到因头痛而担忧自己可能患有脑肿瘤的患者。他指出,虽然很多人对此感到恐慌,但其实并不需要如此紧张,因为脑肿瘤的前期症状通常并不明显,仿佛在玩“捉迷藏”。早期信号复杂多变,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,无疑显得尤为重要。
夏亮每周都会接待因头痛而急匆匆就诊的患者,“有的人甚至在没有进行基础体检的情况下,就要求做磁共振。”夏亮摇头苦笑地说,事实上,高血压、颈椎病,甚至情绪压力,都可能导致头痛,普通的头痛并不代表脑肿瘤的存在。他强调,真正由脑肿瘤引起的头痛具有其特殊性,患者常会在凌晨4点至6点因颅内压升高而感到剧烈头痛,其中低头刷牙的时候痛感尤为突出。这种现象与夜间脑脊液生成的速率较高有关。因此,出现类似症状时需格外警惕。
夏亮医生表示当脑肿瘤患者感到头痛时,往往已经处于肿瘤的中晚期,肿瘤可能已经压迫了颅内神经。除了头痛,如果伴随恶心呕吐、视力模糊、手部无力或走路不稳等症状时,更应引起重视。他形象地比喻脑肿瘤为“大脑的侵入者”,因其生长在脑不同区域而导致不同症状。夏亮曾接诊过一位教师,因额叶肿瘤导致情绪失控,另一位患者则因左侧大脑运动功能区肿瘤,进食时右手突然无力。
夏亮强调,语言中枢的肿瘤往往容易被忽视,患者若表达变得迟缓,很多人可能会将其误认为疲惫,实际上这可能是脑肿瘤的早期信号。因此,一旦出现头痛及上述症状,患者需“重视”,尽早就医。
在门诊中,当医生提到脑肿瘤排查时,患者常常无法明确应选择CT还是磁共振检查。夏亮解释道,CT如同快速扫描仪,能在10分钟内出结果,擅长发现脑出血和骨质病变,但存在微量辐射;而磁共振就像高清显微镜,无辐射且能够清晰识别小肿瘤,但检查时间通常超过半小时。对于育龄女性或已知肿瘤患者而言,磁共振是首选,而 suspect 有急性出血或体内含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则应选择CT。
对脑肿瘤手术的看法也有误解,许多患者在接到“脑肿瘤”诊断后,便感到恐慌,认为必须立即手术。实际上,脑肿瘤的手术决策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、位置和生长速度等。“3厘米”是一个关键点:小于3厘米的无症状良性脑膜瘤可定期随访,而超过3厘米或引发功能障碍的肿瘤则需要手术。恶性脑肿瘤则需手术切除、放疗和化疗相结合来综合治疗。
依据临床数据显示,未经治疗的胶质母细胞瘤生存期仅为3至6个月,经过规范治疗后,可以延长至两年。夏亮强调,术后康复对于脑肿瘤患者尤为重要,关乎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。良性脑肿瘤患者在手术一个月后大多能恢复日常活动,而恶性脑肿瘤患者则需要更为系统的康复治疗,包括肢体功能训练、语言康复和认知训练等。
最后,夏亮医生对一些关于脑肿瘤的谣言进行了澄清,包括吃保健品是否能够预防脑肿瘤,以及频繁使用手机对脑肿瘤的影响等。他指出,均衡饮食和专业的医疗建议才是维护健康的正道。对于有脑肿瘤风险的患者,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CT或磁共振检查,以及关注心理健康和功能恢复,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918博天堂致力于传播健康知识,提升公众对于脑肿瘤的认知,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身体状况,及时就医。